在教育改革廣開高教之門,大學入學考試錄取率近百的台灣,接受高等教育已經被大多數人視為每個人應有的受教權,而不再是某些少數菁英的特權;而保障每個人受高等教育的權利,同時也為我們的人力市場和公民社會提供更優質的專業能力和公民素質。
為了避免一心向學的年輕學子因為經濟能力而無法進入大學就讀,為了避免剝奪窮人受高等教育權利的不公不義,政府以就學貸款、獎助學金、學費減免等措施防止弱勢家庭的子女被金錢門檻阻隔在高等教育的大門之外。上述以就學貸款為主的措施雖然已經逐漸打開高等教育的窄門,讓弱勢家庭的子女也能透過就學貸款等方式進入大學,表面上看來公平,但在透過學貸讓人人有大學念的公平表象背後,弱勢家庭子女無力由家庭資助進入大學就讀的問題並沒有徹底解決,事實上學費的沉重負擔只是透過學貸稍稍往後拖延,而落到了出身弱勢家庭的畢業生身上。
近年來高教學費高漲、派遣工作擴張、就業市場緊縮、畢業生薪資成長停滯甚至逆成長等現象,開始讓畢業生背負學貸的問題愈來愈嚴重。學貸的沉重負擔愈來愈不是本身已出身弱勢家庭的大學畢業生能擔得起的重擔,「還不起」而非「不願還」的學貸,已經變成許多畢業生甫入社會就要面對的窘境。
現在的就學貸款制度只是社會「貧富不均」的遮羞布,政府一面把弱勢家庭子女無力接受高等教育的社會問題,藉由學貸拖延到學生畢業時不公平地丟給畢業生獨自面對,一面又在社會大眾前宣揚其廣開高教之門,讓人人有大學念的德政。在政府的沉重債務、拮据預算與不公平稅制下,我們不敢高喊奢望免學費政策,實踐教育公共化的精神,但我們要求修改就學貸款的方案,讓就學貸款成為畢業生「還得起」的「合理」債務,而不是壓垮畢業生希望的最後一根稻草。
對於就學貸款辦法的修改方向,我們參酌各國政策,主張如下:
1. 更普及的多元就學貸款。
放寬就學貸款的申請身分限制,針對目前未能適用目前就學貸款的家庭,提供各種補助程度與貸款額度不一的不同就學貸款方案,減輕家庭負擔與學生對家庭依賴。針對已適用目前低息就學貸款的部分,推動無息就學貸款與更多獎助學金、學費減免,補助更需要幫助的弱勢學生。
2. 量身打造的貼心就學貸款。
提高目前就學貸款生活費的額度上限,放寬僅限於低收入戶學生的條件,針對學生的居住地區、是否獨立生活、是否為畢業班給予不同額度的生活費貸款額度;另外對於目前就學貸款的申請學生應保障其優先選擇在校住宿的權利。
3. 還得起的合理就學貸款。
考慮畢業生就業狀況與償還能力,設立合理的貸款償還起始條件,保障背負 就學貸款的畢業生每月能維持生活所需的基本開銷,盡量減低畢業生償還就學貸款的壓力。
學生畢業後全年薪資所得超過一定標準始需償還就學貸款,其必需償還金額依收入而異,為前一年度全年薪資所得減去前述標準後乘上一定比率作為該年度必須償還金額。學生畢業後沒有工作或前一年度全年薪資所得未超過該 標準者,即未達貸款償還起始條件,其該年度必須償還金額為零,且利息由政府全額負擔,若畢業後一定年限仍無法償還,即可免除剩餘就學貸款債務,餘額由政府主關機關概括承受。
4. 政府擔保的負責就學貸款。
由「政府主管機關」而非「弱勢家庭父母」擔任學生就學貸款的保證人,不要讓就學貸款的債務在畢業生還不起時,又成為弱勢家庭的一份負擔。
5. 回饋社會的公益就學貸款。
提供各種就學貸款減免的方案,鼓勵畢業生從事特定機構的服務性工作、成為社會工作者或為非營利機構工作,以回饋社會的方式來償還背負的就學貸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